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生态文学 • 四川行丨眉山,唱支山歌给你听

来源: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时间:2020-12-10 返回新闻列表

编者按:2020年11月10-14日,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办,中国环境报社、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作家协会承办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活动走进四川省眉山市。作家们行走诗意山水,感受生态文化,体悟绿色发展,聚焦攻坚一线,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创作主题,用热烈而深切的情怀和灵动细腻的笔触,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故事。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将陆续刊载采风活动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眉山,唱支山歌给你听

郭雪波





1.jpg

2.jpg



长满苔藓的小路通往幸福


踏上那条小路时,天色已黄昏。


朦胧的晚霞从雾霭中艰难地挣脱出来,把淡淡粉色涂抹在那条小路上,两边岩壁上的绿茸茸苔藓顿时也有了些许的光色,似是冲人露出羞赧的微笑。


沿着崎岖幽径攀援而上,通深处飘着蓝幽幽的雾气,我们的不期而入引来了一阵狗吠声。听着山谷里回荡汪汪狗声,还真有一股别样的远古乡野味道,悠然引发出“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来。


前边的人渐渐走远,我独自一人在山径上缓缓而行。突然感觉寂静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嘈杂总令人心慌意乱的,我喜欢这种惬意的独行。


从对面崖路上走下来一位中年农人,背着竹篓,脸色红扑扑,脚步倒是十分轻捷,如一只大鸟飞旋而来。我惊愕,驻足,把小路让开。他看见我,也站在一边让路,憨憨一笑。


您老是客人,先请。说得文雅,出乎意料。


还有多远可进古村?


半个多钟头吧。您老慢点走,台阶有些陡滑,路边有靠椅可歇歇腿儿。


我点点头,见他去路边竹制垃圾箱那里清理里边杂物,不由得心想,收垃圾的都这么礼貌,这古村果然名不虚传。


老人家,我是村里民选的保洁员,不是捡破烂卖钱的哟,嘿嘿。


中年农民见我盯着他看,显然怕有误会,这样解释,同时又露出憨憨一笑。


我诧异,问他,民选是什么意思?


他挠挠头,木讷着介绍,过去吧,村里的生活垃圾往路边山沟随便扔,污染环境,村上摊派清理也是应付了事,缺少责任心。现在村上规定,每人每月出卫生费一元当劳务费,民选一人当保洁工,大家监督。


噢,你就是那个民选的代表?好啊,拿了大家的份子钱,接受监督,更得有责任心了。现在有些农村生活垃圾成堆,村边河沟乱丢,臭不可闻,已经成了老大难问题!你们村这办法好啊!我忍不住赞叹,伸出大拇哥。那你收集的垃圾怎么处理?


送到山脚下大垃圾箱,进行分类,再由镇上的垃圾车来拉走处理。


噢,你们村都已经垃圾分类,系统化处理,真让人刮目相看!


咱村有个厉害的支书,嘿嘿。我去干活儿了,您老慢走,他在上边等着你们呢。


民选保洁员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山路上,依然如一只大鸟飞旋而去。我驻足凝视,心生波澜,这位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面貌引起了我浮想联翩。


3.jpg


我要上去的那个村落名叫龙鹄村,深藏在大山褶子里,原名赵桥村,始于明代,有300多年历史,如今号称“幸福古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峨眉电影厂曾在这里拍过一部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个只有30多户人家的古老小村,就像电影里讲的那般,落后偏僻,不仅被爱情遗忘,也几乎被时代遗忘,被生活遗忘,值得往外说的也就是那座300年古石桥和一株上百年古柏树了。


长满苔藓和青藤的岩壁上,开着红杜鹃黄菊花,苍翠的山峁或山坳里农家院正青烟缭绕,偶闻鸡鸣童闹声。脚踩铺有旧磨盘和废旧老瓦片的小径台阶慢慢上行时,隐没在路边绿茵中的扬声器里突然传出一阵美妙的音乐。先是潺潺流水声,接着是鸟叫声、虫鸣声、风吹树叶飘动声、儿童们嬉笑声,然后是一曲舒缓悠扬的乡村音乐飒然入耳,听得人如醉如痴,身在仙境一般。这时扬声器里一个甜甜的女孩子声音在说,刚才播放的一段音乐,是一家外国交响乐团来我们幸福古村录制创作的小小交响曲,也是我们古老的幸福古村融入自然天人合一生态文化的真实写照。


我怦然心动。古村不古,正在演绎中国新农村崭新的交响曲。


此时,耳麦里传来浑厚的男人声音,大家好,我是龙鹄村党支书罗朝运,欢迎大家来我们村做客。他简单介绍当年被爱情遗忘的这个深山古村是如何发展特色种植业,走农桑与旅游融合之路,化身今天的幸福古村的。此外,他还引进了“桔橙小镇”、龙鹄山度假公园等项目落实于村内。果然,所有成功典型的后边,都有一个优秀的领头人。


当我赶到时,看见在那座300年古石桥旁边,一棵上百年老树下,那位罗书记正手持麦克风讲话。风吹日晒的一张黑脸,显得刚硬而严谨,不苟言笑。有人介绍,他因规定村民每月掏一元钱民选保洁员而被称为“一元书记”,带领小古村旧貌换新颜成绩斐然,如今已是全国人大代表,村民年收入现已达3万-5万元。深山古村,藏龙卧虎,这位书记果然是厉害角色。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村不在小,有歌则名。


龙鹄村,它的歌叫:幸福。


蓦然回首,见山路上的朦胧灯光中,有一人正健步走来,如一大鸟在飞动。


我欣然一笑。


美人蕉落下喜悦的泪


4.jpg


啊,朋友,你见过美人蕉落泪吗?


啊,朋友,你见过旱伞草开花吗?


啊,朋友,你见过菖蒲草微笑吗?


告诉你吧,我都见识过。


一个岚雾缥缈的秋日下午,在洪雅县一片平坦的山脚田野上。


奔驰的车队突然停下。


路旁水塘边,有人在等候我们。


水塘面积很大,足有几十亩,按照长方形田畦子模样依次排列。整齐的田畦子里,蒹葭苍翠,绿意盎然。第一板块池子里,插立的牌子上写着:旱伞草。


名字颇有趣,旱天举伞,防雨又防晒,其形状也如一丽人举着一把草伞。旱伞草俗名水竹,风车草,它的发源地是遥远非洲,早年引进我国,如今已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人们美化环境的绿色风景物。


池子里的旱伞草绿油油一片,有一人多高,长势茂盛。一阵清风吹来随风起伏,满目绿波荡漾,窸窣有声,令人想起“风起于青萍之末”的名句来。此草属多年生草本,茎杆挺直,上部簇生细长的叶状总苞片,呈辐射状,姿态潇洒飘逸,不乏绿竹之风韵,青柳之婀娜,因此虽然不属名贵品种依然受花草爱好者青睐,常作盆栽观赏亦可插花切叶。但我还是头一次见到眼前这样的大面积水塘里种植,如麦草稻黍一般,成片成亩,蔚然达观,令我这孤陋寡闻者十分新奇。


难道,这里是花草盆景基地嘛?专门销售旱伞草做盆景的?


落在队伍后边没有听到前边的介绍,我傻乎乎地如此发问。


见众人哑然失笑,知道自己又冒傻泡了。尴尬地笑笑,掩饰着窘态说,没听到前边介绍,反正水竹旱伞草就是做盆景的植物嘛。


老先生,您说的也没错,我们就是当做大盆景来养的,也让路人观赏。当然,在我们这里,除了观赏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功能。


一个身穿企业服装的戴眼镜年轻人,如此向我介绍。


啥?


污水处理。


我听着更懵圈,匪夷所思。


是的,我们这片几十亩水塘种植的草本植物,就是为附近的几家工厂企业服务,进行污水处理的。年轻人谦和地笑一笑。


老沙狼,这回让你开眼了吧?你光知道种树治沙,人家这里可是种草治污水哩!稀疏的白发乱飘逸的徐刚兄,此时不失时机地嘲讽我。


还真长见识了。我喃喃自语,低头观看。发现旱伞草根部汪积着浅浅水层,铺着薄土层,而水清清亮亮,俯身闻了闻,没有什么异样的味道。


那位年轻工程师接着介绍道,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各有不同,但大体包括无机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物理、化学、生物三类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但在这里,我们借几种自然界的可用植物,大面积种植,再把污水排进田畦子,供给这些植物根系分层次吸收污水中的氮、磷、钾及重金属物质,变成这些草木的成长肥料。分几道程序吸收处理后,最后把基本达标的水排入前边一座大水塘里,再度循环利用。


你们可真聪明,治理污水如此奇妙!我由衷赞叹。那最后处理干净的水,人能饮用了吗?我又问。


还不行,但鱼类可以在那里生存了。


好,好,这已经是新的奇迹,弥足珍贵了!我说着,轻轻掰过来一株旱伞草端详。正值花期,如雨伞状的分叉处开着六朵小花蕊,呈现淡淡的黄白色,甚是娇小新鲜,清香扑鼻。过去见过他人养的水竹很少开花,在这里算是见识到了,显然丰富的营养足够其开花结果,奇特的养分具有奇特的功效,而且花期更长,也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我们沿田畦子中小路继续前行,第二板块是,菖蒲草。


果然,又一番风景,种植面积与旱伞草差不多。老家科尔沁那边此草有另一品种,叫做“吉格斯”,即蒲棒。生长于沙湖沙海子的浅水里,长得生猛,能淹没人体,草尖处秋日时生长出红褐色小棒槌,太阳晒干风一吹便炸裂开来,飘散出白色的如蒲公英般的籽儿花,洋洋洒洒满世界飞扬。孩童时伙伴们经常挥舞那小棒槌互相击打,耍得身上脸上沾满花花白絮,鬼魅一般,招妈妈们手持柳条四处追打。


而眼前的此菖蒲,似乎非彼老家的菖蒲。尽管同属一科。矮了许多,只到人膝盖处,窝状灌丛模样,也不知它长不长飘白花的小棒槌。菖蒲,又称雅草,因它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因而得名。“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养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自古以来深得文人雅士喜爱,甚至当做神草来恭赏。《本草·菖蒲》载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


菖蒲也是禾草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全绿,花梗也是绿色,四五月开黄绿色花,又与水仙、兰花、菊花共称“花草四雅”。它更是医家喜用的药物,李白诗云:“我来采菖蒲,服食可长年”,陆游赋诗:“古涧坐菖蒲,根瘦节蹙密,仙人教我服”。菖蒲的根茎入药,祛毒避瘟,常服之可令人红颜黑发,延年益寿,又益心智。


而如此神仙雅草,现在种养在这里田畦子,却发挥出另一种时代需要的特殊作用,真令人意想不到,大开眼界。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为负阴而抱阳,说得就是此理也。


君不见,丛丛菖蒲簇拥在田畦里微笑,似在为自己的新生而欢唱。


走过菖蒲园,进入第三道风景。这里,居然是满目开着美人蕉!


黄的红的相映灿然,满满一园朵朵绽放,生机盎然,向着太阳婀娜漫舞。


天啊, 美人蕉也可借来处理污水?


是的,老先生。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它们是最后一道程序,其根系净化作用更大。你看看这些满地的美人蕉,茎秆多壮实高挺,绿叶多丰满鲜嫩,花开得多饱满娇艳啊!


是啊是啊,个个活像唐代美人!雍容华贵,丰满绝代呢!


此时,我真想唱支老歌给美人蕉听: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翠竹园里的神奇人


那只小松鼠在竹间跳来跳去,从这棵飞荡到那棵,轻巧如一只小精灵。


一阵清风吹动竹影绰绰,竹园小径上落英纷纷,黄红花瓣仍未香消韵散,散发出一丝丝清香,引得入园者心旷神怡,步履也变得轻盈。


悠悠然听见古筝弹奏,就从前边竹林深处徐徐传来。小松鼠像是给我们引路,荡进那片竹林不见。月亮门旁有一位七十岁长衫老者在恭候,笑眯眯模样朴实而谦和。我心想,如果他留一绺白须就好了,更显得仙风道骨,让人想起齐白石老人那张传世老照片。


5.jpg


有人介绍,老先生是这片竹园的主人,民间竹艺大师陈云华。


果然不凡。然而,一听“大师”两字,心中随之生起一种莫名的敬而远之心理,脚步也放慢。现如今各行各业冒出诸多大师,汉字里某些原本好词,已被糟蹋得不像样子。


走过橱窗展览,各种奖状奖旗奖杯琳琅满目,各界要人名人照片题词目不暇接。其中,最吸引目光的是一副题词: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云华。出自一位京城林草植物界高层重量级人物之手。


曾在这里当过县长的陈万忠,此时从旁笑吟吟说,这就是大师之称的来源!并不是陈老自封,也不是地方上授封。当地作协邵主席插言道,我们青神县在农桑竹艺方面具有古老的传统,青神县最早是古蜀国第一代王蚕丛氏故里,史料记载:昔蚕丛氏着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所以,我们青神的农桑竹业从古发达精湛,今日出个大师人物是毫不奇怪的。


大家频频点头。陈老先生则在旁边依旧笑容可掬,偶尔大笑,那笑声朗朗,透出一股坦荡。那感觉,似乎在说外界褒贬对他没什么意义,竹艺是他一生追求,人生使命,夫复何求。


他迈着健步,满面春风,继续引领大家在他的竹艺馆观赏。在门口,陈先生拾起一根老竹杠说,这是我爷爷用过的工具,我家祖祖辈辈是以竹编谋生的手艺人,我父亲他们1958年在村里成立了第一个竹编合作社。我们的手艺是从远祖蚕丛氏那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不是我一个人在做,而是我带领全村全乡农民都在做,让祖祖辈辈穷苦的竹农们发家致富,享受新生活。现在我们的竹艺作品已经走向世界,很多艺术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都收藏我们的竹制艺术品。


中国有句名言,一招鲜,吃遍天。这下,让天下皆知竹里有乾坤。


在一排绿杆透出白霜的竹林前,有竹艺秀女们正在制作艺术品,一阵阵悦耳的古筝音乐中,她们个个宛若仙女。我驻足一位戴斗笠低头编制的女孩子案桌前,不忍离去。她的巧手握一根绣针正在绣织一副《蒙娜丽莎》,那端庄而含羞的微笑,丰美的半身,黑色长发与富贵脸庞,简直比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还蒙娜丽莎,令人拍案叫绝。


请问,这都是用竹丝钩织出来的?


您看见了,是的。女孩子落落大方,斗笠下明眸一闪。


天啊,竹丝怎么跟丝绸一样细密又柔韧呢?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陈老师发明了这种细钢针,您看看,就这样的,篦子一样排列细密。这种钢针能把薄竹片分离成头发丝一样细长,竹子的细纤维也非常坚韧。陈老师还有一种绝活,能把竹片分割出六层薄片如蝉翼,再用这排细钢针分离出头发丝般细细的竹丝来,染成五色之后穿针引丝,再进行艺术编织,绣出花鸟山林自然百图。


我终于搞懂工艺程序了。旁边的一女孩正在绣制徐悲鸿的马,还有齐白石的虾。另有一副是白光闪闪的竹丝底色上绣出踩着莲花而来的白色观音菩萨像,日光斜照下才能看出若隐若现的那位女性化菩萨来。这幅作品更是神奇无比,手艺高超,那个女孩子说,第一幅观音像早有人出数百万元收藏。


我啧啧赞叹。真乃天下神奇技艺也!


竹子,从最初的编织竹篓、竹箕、竹筐——到今天一代奇人陈云华手上绣织创作绝美的艺术佳品,这让竹子发生了质的飞跃,也真正体现出竹子的生命意蕴,生命的价值。


当年在杜甫草堂,我曾与一位诗人感悟竹子品格,写过这样的文字:古今文字赞颂竹子的很多,但竹子最大特点或者品质是什么呢?有人会说竹子挺拔,有气节,也有人说竹子四季常绿能伸能屈。这都对,但不全面,只流于表面。竹子的最核心品格和气质,它是空心儿,因空心才会空灵,因空心才会外杆坚韧,因空心才可能屈能伸,可弯可直,但绝不会被折断,不像实心树木一折就断。竹子你怎么弯折它,一松手即刻反弹而起,又挺直了腰杆儿。这才是竹子最值得赞颂的品格,古人所讲的贤哲们虚怀若谷,空灵豁达,指的就是这层禅意和哲理吧。


走在苍翠的竹林深处,望着陈云华先生宽厚的背影,我想,此人才是感悟出竹子真正品格,挖掘出这普普通通竹子无限价值并使其熠熠生辉的真正高人。他就是一棵挺拔的竹子,空灵而神奇。


他不是大师,谁是大师?


想起李太白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简介

郭雪波  著名生态环境文学作家。代表作《狼孩》《银狐》《蒙古里亚》《郭雪波小说选集》等三十余部。《沙狐》获“五个一工程” 奖,《狼孩》获香港十大好书奖,《大漠魂》获台湾联合报文学首奖,《银狐》等获三次全国民族文学《骏马奖》,《哺乳》获“德国之声”优秀文学奖。



四川省科学城总部:四川省绵阳市绵山路64号

成都分公司:四川省成都市航空港经济开发区

电话:028-85697725

传真:028-85697725

邮箱:782015034@qq.com

扫码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

蜀ICP备18019544号-1 版权所有 © 四川省科学城天人环保有限公司 网址:www.trhb.net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28-85697725